1、藏龙卧虎 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3396332
成语发音:cáng lóng wò hǔ
成语解释:龙、虎:比喻不平常的人物。隐藏着的龙;睡卧着的虎。比喻潜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或英雄。
成语出处:北周 庾信《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》诗:“暗石疑藏虎,盘根似卧龙。”
2、豺虎肆虐
成语发音:chái hǔ sì nüè
成语解释:豺、虎:两种凶残的野兽。比喻坏人像凶残的野兽般横行不法。
成语出处:汉·张衡《南都赋》:“帝乱其政,豺虎肆虐,真人革命之秋也。”
3、除狼得虎
成语发音:chú láng dé hǔ
成语解释:比喻除去一害又来一害。
成语出处:《金史·陈规传》:“近虽遗官谦察,治其奸滥,易其疲软,然代者亦非选择,所谓除狼得虎也。”
4、杯弓蛇影
成语发音:bēi gōng shé yǐng
成语解释:①将映在杯中的弓影误认为蛇。比喻疑神疑鬼;自相惊扰。②也可用来比喻虚幻的实际不存在的东西。也作“弓影杯蛇”。
成语出处:清 黄遵宪《感事》:“金玦庞凉舍隐痛,杯弓蛇影负奇冤。”
5、笔底龙蛇
成语发音:bǐ dǐ lóng shé
成语解释:犹言笔走龙蛇。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。
成语出处: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三十一回:“闻公博学广记,笔底龙蛇,真才子也。”
虎头蛇尾
【拼音636f7079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5646234】
hǔ tóu shé wěi
【解释】
头大如虎,尾细如蛇。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,到后来劲头很小,有始无终。
【出处】
元·康进之《李逵负棘》第二折:“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,转背言词说是非,这厮敢狗行狼心,虎头蛇尾。”
【结构】
联合式。
【用法】
比喻做事先紧后松,起初声势大,后来劲头小,或有始无终。
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补语。
【正音】
“头”不能读作“tou”。
“尾”不能读作“yǐ”。
【近义词】
为德不卒、
有始无终。
【反义词】
全始全终、
善始善终、
持之以恒。
【辨析】
“虎头蛇尾”和“有始无终”都表示做事情有头无尾,不能坚持到底。不同在于:①“虎头蛇尾”多比喻做事起初声势大,后来劲头小;“有始无终”没有此意。②“虎头蛇尾”是比喻性的,用于强调不了了之的意思时;“有始无终”是直陈性的,用于强调半途而废的意思时。
【例句】
(1)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,要抓紧抓好,善始善终,决不能虎头蛇尾。
(2)学习不能虎头蛇尾,必须持之以恒,始终如一。
【英译】
in like a lion,out like a lamb
【成语故事】
清朝时期,官场十分腐败,只要有钱就可以捐官。京城的都老爷给皇上上奏折要求整顿吏治。湖南巡抚接到皇上的指令,立即组织手下的文武百官进行考试,并声言对请人代考的人斩立决,当场抓了他二少爷的枪手,此事就只好虎头蛇尾了。
虎头蛇尾bai
[hǔ tóu shé wěi] 生词本基本释义du头大zhi如虎,尾细如蛇。比喻开始时dao声势很大,到后来劲回头很小,有答始无终。出 处元·康进之《李逵负荆》:“这厮敢狗行狼心;虎头蛇尾。”例 句1. 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,要抓紧抓好,善始善终,决不能~。近反义词近义词有始无终 有头无尾 半途而废反义词有头有尾 善始善终 全始全终 持之以恒 有始有终 始终如一一以贯之 自始至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