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一语破的
yī yǔ pò dì
成语解释:一句话就说中e68a84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5653331要害。指说话简洁精练;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(破的:射中箭靶)。
成语出处:唐 李欣《放歌行答从弟墨卿》:“吾家令弟才不羁,五言破的人共推。”
2、一语中的
yī yǔ zhōng de
成语出处:马南邨《燕山夜话·交友待客之道》:“这是把虚心看做交友待客的根本态度,真可谓一语中的,抓住了要害。”
3、一语成谶
yì yǔ chéng chèn
成语解释:谶:指将要应验的预言、预兆,一般指一些“凶”事,不吉利的预言。一语成谶,就是一句(不好的)话说中了,就是“不幸而言中”(不吉利的事情,诅咒别人似的)。
4、一言中的
yī yán zhōng de
成语解释:的:箭靶的中心。一句话正好射中箭靶。比喻一句话就说到关键的地方。
成语出处:《中国现在记》第一回:“你做折子须要在此等地方着想,保管你一言中的,上头不能不准。”
5、一举两全
yī jǔ liǎng quán
成语解释:谓一举措而能顾全两面。
成语出处:《三国志·魏志·郭淮传》:“兵不远西,而胡交自离,此一举两全之策也。”
6、一应俱全
yī yīng jù quán
成语解释:应该有的都齐备了。(一应:所有一切;俱:都)。
成语出处: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那案子上调和作料,一应俱全。”
7、一语双关
yī yǔ shuāng guān
成语解释:一个词或一句话关涉到两个意思;(即表面上是一个意思;暗中又含另一个意思)。
成语出处:浩然《艳阳天》第86章:“又转脸看看弯弯绕这伙子人,一语双关地说:'我再宣布一声,谁想浑水摸鱼,挑拨是非,那是办不到。'”
8、一语道破
yī yǔ dào pò
成语解释:一句话就说穿(语:话;道:说)。比喻话说到了本质上或击中要害。
成语出处: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但这位姑娘,可不是一句话了事的人,此刻要一语道破,必弄到满盘皆空。”
9、一言半语
yī yán bàn yǔ
成语解释:指很少的一两句话。
成语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魏公子列传》:“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,我岂有所失哉!”
10、一言两语
yī yán liǎng yǔ
成语解释:为数不多的几句话。
成语出处:《玉娇梨》第二回:“倒只愁儿子无真实之才,恐怕一言两语露出马脚。”
带“一”的常见的词语e68a84e8a2ad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5653933有:
1、傲睨一切ào nì yī qiè 【成语解释】:睨:斜视。斜着眼看一切事物。形容傲慢藐视一切【成语出自】: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102回:“他当红的时候,是傲睨一切的,多少同寅,没有一个在他眼里的。”【成语简拼】:anyq【成语字数】:4个字【感情色彩】:傲睨一切是贬义词【成语结构】:动宾式【成语年代】:近代【常用程度】:常用【成语示例】:更有那放荡不羁,傲睨一切,偏低首下心,作儿女之态。★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一回【近义词】:傲睨万物【反义词】:谦虚敬慎【成语语法】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的态度2、傲睨一世ào nì yī shì 【成语解释】:睨:斜视。高傲地旁观,对当代的一切都不看在眼里。形容傲慢自负,目空一切。【成语出自】:《宋史·沈辽传》:“辽字睿达,幼挺拔不群,长而好学尚友,傲睨一世。”【成语简拼】:anys【成语字数】:4个字【感情色彩】:傲睨一世是褒义词【成语结构】:动宾式【成语年代】:古代【常用程度】:生僻【成语示例】:辽字睿达,幼挺拔不群,长而好学尚友,傲睨一世。 ★《宋史·沈辽传》3、付之一叹fù zhī yī tàn【成语解释】:叹一口气。多指对不满意的某件事表示无可奈何。【成语出自】: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一:“前日之事,我也不计较长短,付之一叹罢了。”【成语简拼】:fzyt【成语字数】:4个字【感情色彩】:付之一叹是褒义词【成语结构】:动宾式【成语年代】:古代【常用程度】:常用【成语示例】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58回:“沈中堂看了,还当是军机没有这个权力阻当这件事,也只有付之一叹,没有别的说话。”4、风靡一时fēng mǐ yī shí 【成语解释】:风靡:草木随风倒下,引伸为很风行。形容事物在一个时期里极其盛行,象风吹倒草木一样。【成语出自】: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》第15卷:“于是一时风靡,议论如出一口。”【成语简拼】:fmys【成语字数】:4个字【感情色彩】:风靡一时是褒义词【成语结构】:补充式【成语年代】:古代【常用程度】:常用【成语示例】:《牡丹亭》的故事曾经那么风靡一时,赚了不少人的热泪,就是一个例证。(秦牧《幻想的彩翼》)5、耳目一新ěr mù yī xīn 【成语解释】:耳目:指见闻。听到的、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,使人感到新鲜。【成语出自】:北齐·魏收《魏书·河南王传》:“齐人爱咏,咸日耳目更新。”【成语简拼】:emyx【成语字数】:4个字【感情色彩】:耳目一新是褒义词【成语结构】:主谓式【成语年代】:古代【常用程度】:常用【成语示例】:如今一上船,便觉得另是一番风味,耳目一新。(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十二回)例句:一、带着他的残篇断简、他的傲睨一切的神色、他的沉思,还有他那无法克服的忧郁和他俯视的目光——会解释说,他占据了许多“立场”,并会以他所能拥有的正义的、非人的方式捍卫精神生活,直到永远。二、复祯眼里紧紧盯住了那枚龙纹笏板,纯金色的,泛着傲睨一切的光,即使躺在这小宫殿里灰暗的地板上,也磨灭不了那团光晕。三、站在最前面的是一位傲睨一切,高大魁梧的蓝发少年,站在那儿就像是扎在那儿的木桩。四、登上天界,昂首天外,且只手擎天,傲睨一切。五、能拥有悠久的寿命,傲睨一切的力量。
五颜六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431376666色、六神无主、五脏六腑、三宫六院、六亲不认。
1、五颜六色
五颜六色是一个汉语成语,读音为wǔ yán liù sè,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。引申为各色各样。
出自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十四回:“惟各人所登之云,五颜六色,其形不一。”
示例:巴金《春》七:“淑英刚跨进门槛,就看见好几个人站起来,五颜六色的衣服几乎使她的眼睛花了。”
2、六神无主
六神无主,汉语成语,拼音是:liù shén wú zhǔ,释义:形容惊慌着急,没了主意,不知如何才好。
出自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二十九:“吓得知县已是六神无主,不有甚心肠去吃酒。”
示例: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三卷第二六章:“崇祯皇帝心烦意乱,六神无主,勉强耐下心看了一阵文书。”
3、五脏六腑
五脏六腑,拼音: wǔ zàng liù fǔ,五脏: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肾;六腑:胃、大肠、小肠、三焦、膀胱、胆。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。也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。
出自: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个卷第二十八章:牛先生乍到这里,实际情况还不清楚。住久了,五脏六腑里的毛病你就看清啦。
示例:五脏六腑里,像熨斗熨过,无一处不伏贴;三万六千个毛孔,像吃了人参果,无一个毛孔不畅快。
4、三宫六院
三宫六院是一个汉语词汇,拼音,sān gōng liù yuàn,由故宫的建筑而来。“三宫六院”都在故宫的内廷。泛指帝王的妃嫔。
出自:元·无名氏《抱妆盒》楔子:“兀那三宫六院,妃嫔彩女听者:明日圣驾亲到御园,打一金弹,金弹落处,有拾得者。”
示例:有个情人算什么,古代皇帝还三宫六院呢。
5、六亲不认
六亲不认是成语,拼音liù qīn bù rèn。六亲:指所有亲属。
形容不重天伦,不通人情,对亲属都不顾。有时也指对谁都不讲情面。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;指按章办事。
出自:冯德英《苦菜花》第三章:“我丢了差事去找他,他不惟不帮忙,反倒六亲不认了。”
示例:张天翼《万仞约》:“那名堂一立,就六亲不认了。”
月怀一鸡 yuè huái yī jī 近义词: 反义词: 用法: 解释: “月怀一鸡”指那些明知道自己错了,却故意拖延时间,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5646234不肯及时改正的人。 出处: (出自《孟子》) 例子: 谒后语: 谜语: 成语故事: 月怀一鸡 孟子善于运用比喻来说明自己的主张。孟子说治理天下是很容易的事,只是君王想不想做的问题,并不是他能不能做。齐宣王问:“想不想做和能不能做有什么区别?”孟子说:“挟着太山跨越北海,告诉人说:‘我做不到’,是真的做不到;若是为长辈折条树枝,告诉人说:‘我做不到’,是不愿意做,不是做不到啊!治理国家没有挟太山超北海那样难,只是折条树枝那样简单。赡养我的父母,从而赡养别人的父母,爱护我的孩子,从而爱护别人的孩子,那么治理天下就像翻一下手掌那么容易……” 宋国大夫戴盈之决定减免百姓的部分捐税,但又说:“今年年内还办不到,请让我先稍微减一些,等到明年再彻底实行,怎么样?” 孟子说:“现在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一只鸡,有人劝他说:‘这不是正派人的行为!’他便说:‘好吧,我知道这不好了。这样吧,请允许我少偷一点,原来每天偷一只,以后改为每月偷一只,到了明年,我就彻底洗手不干了’—如果知道这种行为不合 于道义,就应该赶快停止,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?” “月怀一鸡”指那些明知道自己错了,却故意拖延时间,不肯及时改正的人。 (出自《孟子》)
含开头成语大全2113
:含苞欲放、52614102含情脉脉、1653含辛茹苦、含血喷人、含笑九版泉、含污纳垢、含笑九原、含恨权九泉、含糊其辞、含明隐迹、含哺鼓腹、含垢包羞、含糊不明、含苞吐萼、含瑕积垢、含含糊糊、含沙射影、含仁怀义、含商咀徵、含笑入地、含笑九幽、含荼茹毒、含垢匿瑕、含英咀华、含垢忍耻、含着骨头露着肉、含章天挺、含饴弄孙、含章挺生、含蓼问疾